<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理論文庫 > 正文
        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滋養思政課堂
        2023-08-31 09:12: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顧高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上好思政課,做好新時代的育人工作,正確引導和栽培“拔節孕穗期”的青年,培養能夠應對新時期風險和挑戰、能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續奮斗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和基礎。

        生動鮮活的思政課,需要精神滋養。近年來,伴隨著思政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灌輸式教學、說教式教學等傳統思政課程教學模式得到很大轉變。如今的思政課多在課堂中融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語言,讓思政課擺脫“沒有生命力、干巴巴”的刻板印象,提高了課堂的“到課率”“抬頭率”和“點頭率”。大思政課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思政課程的生命力應當來源于鮮活的實踐。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在逾越百年的奮斗中,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不僅為國家和民族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也是思政課得以更為生動、鮮活的動力和源泉。要將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度融入到思政課內容中,不斷增強思政課程的吸引力、影響力。要將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時代融合作為著力點,讓思政課真正成為國家、民族歷史與現實生活相貫通的橋梁,提升思政課的時代感召力。要通過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形塑思政課的價值體系,不斷增強時代青年的價值認同,引導青年堅定“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自覺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

        重塑話語體系,增強思政課的解釋力。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黨在百年征途中樹立的一座座不朽豐碑。透過精神譜系,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的豐功偉績,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抗爭的歷史記憶、家國責任和民族情感,可以邏輯清晰地說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事實勝于雄辯,在思政課堂中講清講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有助于增強學生對于人類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理解與信服。深入學習、體悟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并將其融入思政理論課,最終形成理論和邏輯完備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思政課教學話語體系,有助于幫助青年從思政課中看清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的“來時路”,從學理上體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一路走來的必然規律,理解黨的指導思想與中華民族命運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理解為什么中華民族想要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必須要有先進理論的指導,要有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要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犧牲。

        對照歷史、觀照現實,提升思政課的時代感召力。提升思政課在新時代對青年的吸引力、鼓舞力和凝聚力,要從偉大建黨精神這一源頭出發,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與時代的融合為著力點。在對照歷史的同時觀照當下發展現實,即以貫穿中國革命偉大歷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生動實踐的偉大精神為邏輯脈絡,以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等為例,講清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從開天辟地走向改天換地;以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等為例,講好中國共產黨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從改天換地走向翻天覆地;以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為例,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刻內涵。如此,以偉大建黨精神弘揚和傳承為主線的思政課,才能成為貫通歷史偉業和當下實踐的橋梁,才能在新時代持續煥發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活力,切實承擔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進一步而言,中國革命歷史上英雄人物與生活中的榜樣人物所展現的精神,不僅能夠讓新時代青年看清誰是人民的英雄、誰又是英雄的人民,幫助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歷史觀和人生觀,自覺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而且能激發青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不因現實復雜、任務艱巨而退縮,不因理想遙遠而止步,吸引和凝聚青年賡續前輩精神、牢記黨和人民重托,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高度的歷史自覺主動擔當作為,將青春融入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形塑價值體系,增強時代青年的價值認同。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中國發展需要廣大青年將個人的前途發展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從國家與民族發展出發,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這是黨和國家對新時代青年的殷殷期待,更是思政課培育青年的初心與目標。將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思政課,以此為核心構建歷史的、邏輯的思政課內容體系,傳遞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強烈的歷史解釋力和時代感召力。知識追求“真”,價值追求“信”,“真”最終指向“信”。要引導青年在對知識體系的認知與理解基礎上,體會和感悟思政課傳遞的價值體系,進而內化為青年的價值認同。

        通過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形塑思政課價值體系,實質上是對先輩價值觀念的承繼?;赝h的百年征程,當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火炬指引下,舉起中國共產黨旗幟的先進青年已然成為刻在豐碑上的一個個名字,響亮地回答了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要求。他們的努力使得黨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使得中華民族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并成為激勵新時代中國人民接續攻堅克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新一代的中華兒女正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闊步前進,百年豐碑上刻寫的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更是新時代青年在應對新的風險和挑戰時能夠接續奮斗、勇于拼搏的底氣、骨氣和志氣,是他們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矢志奮斗的動力與源泉,更是他們對黨和國家乃至中華民族情感認同的價值支撐。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2022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一般項目〈項目號:22DJB006〉、2022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號:2022SJYB0260〉階段性成果)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