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源是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進程中不斷創造和發展的各種思想和精神的結晶,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其主要有精神形態和物質形態兩種表現形式。精神形態主要表現為在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所形成的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為核心的先進思想文化,如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是革命英雄用汗水和鮮血寫就的堅定理想信念、崇高愛國主義、偉大民族精神,是無形的、直擊心靈的精神形式的存在,是紅色資源的實質內核。物質形態主要表現為歷史留存下來的靜態的、有形的革命場所、物品設備等,是可以被直觀感知的物質形式的存在,是紅色資源的物質載體。紅色資源是一項系統性資源,其兩種表現形式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構成了紅色資源這一系統的整體性。
用好紅色歷史文化遺存。據統計,揚州紅色革命遺址和愛國主義場所有150多處。其中包括:革命遺址遺跡,主要有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侵華日軍向新四軍投降處舊址、許曉軒故居等;革命紀念場館,主要包括江上青烈士史料陳列館、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紀念館、揚州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人物事跡,主要是揚州地區中共組織第一個領導人曹起溍烈士,矢志不渝救亡圖存的江上青烈士,對黨忠誠、頑強斗爭的許曉軒烈士等。這些紅色資源對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思想價值、資源價值和實踐價值。
用好紅色資源有利于增強高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運用紅色資源對高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歸根到底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包含科學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仰、崇高的道德品質以及偉大的民族精神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經濟全球化后,西方思想、西方意識、西方觀念逐漸滲透進來,有些人出現了盲目追捧西方思想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功利主義盛行、自我利益高于一切、理想信念逐漸淡化、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等,這就需要我們加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始終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相結合的周恩來總理;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為自己的理想而心甘情愿地走向刑場,用鮮血凝成“獄中八條”的許曉軒烈士;古巷藏英雄、用生命詮釋信仰,為了理想而不懈奮斗的曹起溍烈士……他們對黨無限忠誠,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體現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馬克思主義素養,是加強高校干部思想教育最好的身邊教材。高校要積極運用這些紅色資源對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干部抵制錯誤的價值觀念和不良的思想傾向,將紅色思想、紅色意識、紅色素養融入到自身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進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堅定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彰顯高校干部忠于黨和人民的崇高思想情懷。
用好紅色資源有利于豐富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系。紅色資源是一種特殊性、復合性、綜合性的資源,具有地域性、整體性、優質性、特殊性、原真性、時代性等特點。揚州紅色資源通過照片、實物以及鮮活的故事呈現出無數革命先輩舍生忘死、英勇斗爭、奮力救國的感人事跡與奮斗足跡,為了黨和人民甘愿斗爭、甘愿付出、甘愿犧牲的大無畏情懷。周恩來少年讀書處、許曉軒故居、曹起溍故居、揚州革命烈士陵園、江上青烈士史料陳列館等,為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讀好紅色資源的英雄之“書”、傳承紅色資源的革命之“志”、賡續紅色資源的紅色之“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對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來說是不可多得、不可忽視的鮮活教材。揚州紅色資源不僅能豐富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而且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鮮活、更加多元、更加親切,使得高校干部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易于產生情感認同和樹立行為榜樣,進而更好地激發他們培養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集體主義大局意識、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用好紅色資源有利于提升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能。各級各類以紅色資源為主題創建的博物館、紀念館、革命遺跡、烈士陵園等,為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實踐教學基地,也為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提供了現實可能,使其能真正落地生根。如今紅色教育在全國范圍內以多種形式快速發展起來。高校要借助揚州紅色文化建設活動、紅色研學旅游、紅色革命史實調研、紅色志愿、紅色宣講、紅色演出等方式開展教育,改變以填鴨式灌輸為主的單一性、呆板性教育形式。高??梢耘c揚州烈士陵園搭建共建平臺,充分發揮烈士陵園在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方面的陣地作用,成立干部“紅色講解團”,以烈士陵園為主陣地,把烈士事跡學通講深講透;組建“紅色宣講員”隊伍,高校干部可前往曹起溍故居和江上青烈士史料陳列館等做志愿講解員。這些做法能夠拓寬高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育環節,豐盈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維度,使得高校干部身臨其境感受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力量,升華其理想信念,堅定其政治站位,增強其歷史自覺,教導他們爭做新時代背景下的好干部,切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篤行實干。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廣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