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眹倚l生健康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健康老齡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鄙鐓^體育作為社會工作中保障老年人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醫養結合”等理念的出臺為社區體育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加強社區公共健康服務基礎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體育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二者同時納入社區分級診療體系,確保二者在融合發展過程中能夠做好護理共享,如:健身指導、體質檢測、功能訓練、運動處方等,從而在社區體育服務中為老年人提供非醫療目的的健康咨詢和服務。發揮二者之間的功能互補作用,引導社區工作人員和老年人樹立“大健康”觀念,利用二者的融合發展確保疾病預防的關口前移,確保社區工作服務重心下沉,完善社區體育服務中非醫療工作的服務力度,確保健康管理服務能夠更好地與體育服務進行融合,保證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發揮社群機制,破除傳統封閉式體育鍛煉價值單元,拓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服務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功能,通過老年體育的產品模塊、功能模塊接口,促進樂活體驗、互動參與,促進服務功能重組和整合。社區體育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的融合涉及不同層級以及領域工作的協調處理,需要政府及非正式組織部門共同努力,即政府、社會、市場、社區居民個人等多方力量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展現自己的價值,并確保各方價值的最大化,才能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助力二者的協同發展。
建立健全協同共創的發展機制。推動從“條塊分割”轉向“整體統籌”,促進體育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職能耦合,建立橫向部門協同治理結構,促進老年體育的設施、項目、人才、信息、資金、平臺等共享,強化老年健康服務管理與體育健身服務內容銜接與規制融合。發揮好政府部門的監督和引領作用,明確各方權責劃分,制定社區服務工作主體及內容的優先級,構建科學合理的多方聯動現代化治理體系。如:由社區主管部門牽頭,協調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社區居民,確保有限的社區資源能夠得到合理利用,利用普查、隨訪、跟蹤調查等方式對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才能充分了解社區體育服務與健康管理服務的融合發展情況,為下一步的融合創新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確保相關政策、規制作用的最大化,利用政策、法律規制的引導和強制作用制定完善的醫保政策,將“體衛融合”“醫養融合”等服務理念與醫保服務政策進行融合,建立長期保險制度讓老人“放心”,推動老年人積極主動參與非醫療性的融合服務活動,確保其身心健康。
培養“體醫養”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建立健康教育培訓試點,從群眾入手,通過開展各種健康知識講座、日常體質監測等活動培養更多堅持運動健身和加強自身健康管理理念的老年人,使其在生活中能夠將“運動保健康”這一理念作為行為準則。構建由企業、社會、社區居民多方組成的“體醫養”人才培養體系,鼓勵醫療從業人員、體育行業從業人員、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工作中。構建由老人主導,由專業人士提供指導服務“志愿服務”培訓體系,培養更多能夠完成此項工作的志愿服務者。促進老年體育指導員、教練專業人才培養,完善人才、智力、項目相結合的老年體育產業柔性引才機制,建立合作示范性企業和社區人才培訓基地,培養一大批既懂老年體育、健康護理知識與技能,又懂行業運營管理的專業型人才。
完善多元主體融合的共生界面。完善市場競爭機制,為產業及業態融合提供有利條件,加強培育及發展運動健康管理服務新行業。加大政府財政支持、體育彩票基金引導及社會多方資金支持,真正達到多方資金支持局面。引導社會多方力量積極參與,借助第三方促進引進市場模式,吸引市場積極參與到體育社會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有關的產業之中,將產業價值進行有效整合,深入挖掘“體醫養”價值的優勢作用,通過研發及培育新產品,促進產業間能夠共同創新。鼓勵商業性健康保險介入,對老年群體醫療保險支付社區體育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的項目費用進行積極探索,給老年人提供豐富多元的運動健康管理服務。強化彩票公益金對社區體育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項目投資程度,有效構建社區基金會,將其和居民自治與社區共治完美結合。通過“數據賦能”完善協同共創機制。通過智能化采集系統,建立完善的科學健身、運動康復、慢病防治的體衛融合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從標準化的健康評估開始,根據評估結果分別由各專業健康管理師開具個人專屬的運動干預處方、營養干預處方、中醫干預處方,以生活方式干預管理為重點,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可視化的健康管理理念、技術和服務產品。建立運動健康管理服務平臺,確保老年人體質監測和常規健康體檢有效融合,根據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給老年人提供及時服務支持。建立社區體育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服務體系及評價指標體系等,強化管理過程評價以及效果評價。智慧化協同共創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智能化信息采集反饋方式,促使部門間的信息得到有效共享,通過老年人運動健康的有關數據資料促使社會資源共享。以現代化技術保證協同治理的合理性,將信息系統中客觀數據、社區居民監督反饋、第三方評估相結合,積極提升服務質量,促進社區體育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良性循環。
(作者為常州大學體育學院講師;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城市社區體育智慧化治理機制及提升路徑研究”〈22YJA89004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