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理論文庫 > 正文
        構建一體化思政教育教學體系
        2024-01-17 09:38: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李昭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并強調“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戰略要求。面對新時代新要求,高校需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改革,著力構建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培養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目標引領、使命驅動,以一流培養目標引領思政教育新格局。構建一體化思政教育教學體系,需要高校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強化高等教育使命擔當,以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重塑引領思政教育教學格局構建,帶動思政教育提質升級。一是強化目標引領。要堅持服務國家導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覺承擔起為黨和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歷史使命,探索新時代一流人才培養理念與路徑,著力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知識基礎、深厚的人文素養和突出的創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擔當引領未來和造福人類使命的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培養目標帶動思想教育教學體系提質升級。二是強化使命擔當。高校要加強政治引領,回答好“為誰培養人”這一關系教育舉旗定向的根本性問題,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切實增強學生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使黨的創新理論真正入腦入心。三是強化頂層設計。要堅持以科學的頂層設計引領實踐探索,系統設計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改革方案,推動思想引領、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有機結合,優化設計具有中國特色、校本風格、符合人才自主培養目標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努力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大格局。

        堅持強化內涵、貫通貫穿,一體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構建。構建一體化思政教育教學體系,需要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作用,貫通思政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將思想引領一線貫穿教育教學多個課堂。一是貫通思政理論課程體系。要堅持完善“入學第一堂思政大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四史’課+形勢與政策課”貫穿全學程的思政課程體系。集合哲學社會科學優勢學科師資力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組建校內外高水平專家教學團隊,建設優質“形勢與政策”課程,有效提升教學實效。二是貫通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要探索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等教學組織,統籌全校課程思政建設。制定理工文醫等各學科門類課程思政目標支撐和達成矩陣,開展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培訓,組織開展國省校三級示范課建設,健全評價激勵機制。三是貫通思想引領與第二課堂。要突出擔當奉獻精神和為國創新意識本領的培育,將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文化素質教育列入培養方案。以“挑戰杯”等頂級賽事帶動學習與踐行、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一體化、螺旋式創新教育,組織學生參與各級各類雙創賽事,培養創新意識、鍛煉創新能力,以校內外名家大師領航帶動“高質量課程—高水平講座—高品位活動”文化素質教育。

        堅持問題導向、聯通聯合,一體匯聚高質量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支撐。構建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需要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優質思政資源集聚不充分、合力不強問題,聯通挖潛、聯合集聚,建設一體化優質思政資源支撐。一是推進學科專業聯通。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專業學院結對共建,推進“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院系輔導員+班主任”耦合育人,有力形成馬克思主義學科和專業學院的協同育人合力。二是推進教學科研聯通。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哲學社會科學基地等平臺基地的作用,推動思政理論研究高水平創新成果進課堂、進教學案例,實現知識創新與價值引領的深度融合。三是推進資源平臺聯通。集聚校內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媒體教學資源庫和案例庫,供各學科專業共享、聯通促進。拓展校外優質思政資源,建設覆蓋各學科的社會實踐基地,多渠道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培養學生的領導力、跨文化溝通協作能力和奉獻精神。

        堅持統籌謀劃、融通融合,一體構建思政教育保障機制和育人載體。構建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需要加強統籌協調、集聚力量、多維融通,建設多元融通的思政教育保障機制和浸潤化育人載體。一是融通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要建立健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綜合改革領導機制,統籌推進保障機制建設,健全工作制度,形成通力合作的育人格局。二是融通育人示范引領合力。大力實施“十大育人”工程,全員參與課程、科研、實踐等育人體系建設。通過國家級思政示范課程、國家級精品思政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和黨建示范基地等,形成一體化思政教育教學強勁引領合力。三是融通育人機制載體。堅持“內融外合”匯聚育人合力,構建思政、教學、管理、服務“四線聯動”,杰出校友、校外專家、業界精英等共同參與的“思政育人共同體”。強化思想引領、交叉融合、文化潤育,深化書院制改革,實施“書院導師+學術導師”制度,打造“黨建領航”“從游相伴”“朋輩互促”等活動品牌,建設黨建、生活、社交、文化、學習等融合一體的“一站式”潤育平臺,著力營造浸潤式育人文化環境。

        (作者為東南大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本文系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760021801〉階段性成果)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