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支撐,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江蘇要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強同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的對接,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對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卑l展新質生產力必須與地區情況相適配,要知己也要知全局,牢牢把握自身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最新指示精神細化落實到我省“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區域發展的實踐中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全面融入和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更高水平推進長江大保護。多措并舉推進長江江蘇段全域治理制度化常態化。加強統籌謀劃,把13個設區市一體納入、明確共抓長江大保護責任。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結合,深入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統籌推進長江流域和大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推動多項制度創新成果落地,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走在前列。推動流域治理跨省協作、污染物聯防聯控,統籌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和跨地區能源合作,促進“美麗風景”變為“美麗經濟”。
協同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著力打造產業轉型創新、綠色現代航運等先行段示范段。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創新鏈產業鏈雙向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現代服務業集聚、沿江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對標高質量、激活新動能,著力打造協調聯動的“綠色高效經濟體”,奮力譜寫與江共生、擁江發展新篇章。
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深入推進建好用好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推進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寧杭生態經濟帶、G60科創走廊、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基地建設,推動沿海港口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融合發展。支持異地專業化服務機構加入科技資源統籌服務共同體,實現技術資源互通共享發展。
全力推動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建設。促進高水平跨江融合,加快高質量向海發展,以產業創新協同為重點,推動蘇南等地的優質高端要素集聚并沿江向西、沿海向北流動傳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推動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北岸先行區建設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和標志性成果,積極策應上?!拔鍌€中心”建設,參與上?!八拇蠊δ堋狈止f作,貢獻長板、融合發展。
更加主動對接其他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立足新起點,以承東啟西、江海聯動的交匯優勢,加快推進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造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標桿示范。構筑高能級開放平臺,打造雙向開放新支點。優化升級“重資產投資運營”“輕資產管理輸出”模式,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共建全面開放新高地。堅持從“大進大出”到“優進優出”,優化絲路貿易結構。主動整合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促進進口與出口、引進外資與對外投資協調發展,積極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開拓全球經貿合作新空間。
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生命線安全等工程,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農業農村特色優勢資源為依托,堅持“以工促農”路徑,發展特色富民產業,推廣寧錫常接合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經驗,帶動我省鄉村全面振興。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我省發展整體性、協調性,深化“1+3”重點功能區建設。以跨江融合為重點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全面轉型升級,以提升城市能級為重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以港產城融合為重點推動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以我省永續發展的“綠心”為重點建設江淮生態經濟區。加強南北結對幫扶和產業鏈合作,高質量建設南北共建園區。
放大對口支援協作合作成效。深入貫徹國家東西部協作部署要求,盡江蘇所能,滿足對口地區所需,通過集中優勢資源支持重點區域、加強園區共建聚力產業協作、線上線下齊發力深化消費協作、深挖合作潛力助力勞務協作等手段,全力做好支援協作合作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群眾滿意的優質工程,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干部人才隊伍,探索一組“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幫扶可持續發展模式,為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江蘇力量。
更加主動聯動其他省市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共建高水平重大創新基地平臺。高水平共推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若干分中心建設,優化新型科研機構治理體系,組織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構建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合作網絡,打通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構建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多元主體協同的創新共同體。
共促產業鏈深度融合。以江蘇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重點,開展跨省域產業鏈協同培育試點,進一步完善產業、創新、財政、金融、區域和公共服務等集群政策支持體系,深化集群間研發攻關、市場開拓、技術標準和人才培養的合作。協同更新長三角產業鏈圖譜,并基于此繼續開展長三角補鏈固鏈強鏈計劃,帶動產業鏈配套企業落地長三角,著力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為全國服務的產業鏈。
共筑安全穩定供應鏈體系。完善長三角供應鏈體系是鍛造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充分發揮我省鏈主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關鍵作用,繪制供應鏈招商圖譜,分析重點產品上下游協作關系,精準招引關鍵環節、核心部件、重點材料項目,進一步加強全球互聯互通,讓要素循環更加暢通便捷、有效配置。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水平,形成自主可控、穩定暢通、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江蘇擁有產業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優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勢,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全國“一盤棋”格局中,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以一省之力為全國高質量發展探路,是江蘇肩負的重大責任、光榮使命。我們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發揮經濟大省對區域乃至全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作者為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