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理論文庫 > 正文
        努力把思政課辦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2025-01-14 10:07: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朱步樓

        202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薄八颊I力”居于教育強國建設的“六個力”之首,深刻體現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目前,學校思政課“所教”與“所需”適配不夠精準、“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政引領力”的發揮。要將有深度的思政課講得更有溫度、將有意義的思政課講得更有意思,使思政課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能讓學生愛聽愛學、真信真用,從而達到凝心鑄魂、立德樹人的目的。

        遵循青少年認知和成長規律,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思政課作為學校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集政治性、價值性、知識性于一體,貫穿大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把思政課辦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就是要有鮮活的素材、靈活的方式、活躍的氛圍,有情趣吸引、情感相融、情懷陶冶。我們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和需求層次,明確各學段相互銜接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內涵式發展。要堅持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有的放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做到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要通過思政教育啟迪心智,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在相互激蕩的思想文化和良莠不齊的社會思潮中,撥開思想迷霧、澄清模糊認識,增強判斷能力、激發精神動力,厚植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匯聚開放多元的德育資源。要將思政課與歷史、地理、藝術以及各專業課程有機融合,與校園文化活動有機結合,利用清明、國慶以及開學動員、畢業典禮、升國旗、青春禮、成人禮、入隊入團入黨等重要儀式,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要將學校課堂與社會實踐課堂互聯互通,注重運用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充分利用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等“大思政課”實踐基地開展現場教學,舉辦情景劇、文化展覽、紅色旅游體驗等,不斷拓展思政課教學載體和路徑。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活動軌跡大多局限于從家門到校門,相對缺少直接接觸社會、深入了解現實的機會。要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調研、理論宣講、志愿服務,走進改革前沿、科研一線、工礦企業、農村鄉鎮和城市社區,打造“行走的思政課”,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真切感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深切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

        用好網絡數字空間,以數字技術賦能思政課創新發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打造靈活彈性、人機協同的評價方式,為思政課教師提供教學反饋和評價建議,使思政課教學更加精準對接學生需求。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新型數字體驗技術,將傳統優質教學資源創造性轉化為數字化、智能化教學資源,如將紙質經典著作、博物館、展覽館等線下育人資源,借助“5G+AI+XR”技術,實現“云端”閱讀、沉浸式參觀。結合青少年思維方式、文化偏好、行為特點等,通過直播、短視頻、H5等可視化、多重感知體驗,讓歷史說話、讓英雄說話、讓文物說話,打造有創意、有思想的優質課程,使學生喜聞樂見、踴躍參與。積極應用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線上線下互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思政課在數字空間“活”起來、“動”起來,使網絡成為主流價值的“擴音器”,實現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打造學生終身受益的“金課”。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思政課能否辦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有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學生、有廣博知識才能贏得學生。因此,必須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是講情感、有溫度的事業,如果思政課教學干巴巴地照本宣科,既無滋味,也沒有說服力。這就要求教師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把握思政課的教學規律,堅持講道理與講故事結合、抽象概括與生動案例結合、顯性表述與隱性滲透結合,注重日常經常平常,注重落小落實落細,善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深厚的育人情懷是教師站穩三尺講臺的內驅力,必須從教育家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對國家的愛、對教育的愛、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既當好“經師”又做好“人師”,真心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打牢教師的內在功底、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才能有效提升思政課的魅力,使其成為讓學生廣受教益的“金課”。

        全社會齊抓共管,形成“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格局。各級黨委、政府要將學校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切實加強領導和統籌協調。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大場域中,實現思政課教學、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與家庭教育有機融合,形成家校社一體協同育人的合力。要發揮校外思政課兼職教師的作用,聘請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科技標兵等先進代表,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講解員參與“大思政課”教育教學。與此同時,加強輿論宣傳,強化督導問效,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形成“大思政課”協同育人格局,不斷增強“思政引領力”,才能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培育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為省政府原副秘書長,道德發展智庫特聘研究員)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