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熱點聚焦 > 正文
        新華日報發表“辛仲平”署名文章:大道篤行至萬里
        2024-07-15 08:47:00  來源:新華日報

        這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時刻: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攜帶月球背面土壤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月背“挖寶”,“廣寒”探秘,嫦娥六號的“月背之行”,在中華民族“探路之旅”上印刻下濃墨重彩的恢宏一筆。

        凡是造福百姓的“探路之旅”,歷史和人民都將永遠銘記。46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神州大地生機勃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越走越寬廣;11年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敢于突進深水區,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取得非凡成就。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江蘇因時代之變、領風氣之先,以堅定意志、堅強決心、堅實舉措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環境美”的色彩更加絢麗,“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標識更加鮮明。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江蘇人民正無懼風雨、斗志昂揚地闊步行進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

        大道篤行至萬里。篳路藍縷的艱辛探索,驚濤拍岸的鏗鏘前行,都是為了走向波瀾壯闊的夢想彼岸。今天開幕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科學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帶著人民的期待,踏著歷史的節拍,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時空坐標中書寫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華章!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睌S地有聲的鏗鏘話語,深刻闡明了改革開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道出了時代和人民的呼聲: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

        凝視中國地圖,有人說,江蘇猶如一頭體格健碩的奔牛;也有人說,江蘇好似一滴正欲在紙上暈開的水滴,向各處舒展。仁者見仁,不足為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一頭奔牛,那也是一頭“拓荒?!薄案母锱!?;如果是一滴水,那也是一滴敢于四處探索、志在堅韌不拔的“上善之水”。改革與開放,是浸入江蘇人骨子里的基因,是江蘇人的鮮明特質。

        歷史的細節總是格外打動人心:在2021年7月1日開幕的“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上,一張泛黃的《人民日報》引起了觀展者的駐足沉思,上面醒目地刊載著題為《春到上塘》的長篇通訊。1978年,地處泗洪西南崗丘陵地區的上塘公社,30多戶農民自發嘗試將260多畝集體土地包產到戶。從此,江蘇農村改革的大幕徐徐拉開。

        四年之后,位于上塘300公里之外的無錫堰橋,同樣為社隊企業吃大鍋飯、體制僵化而大傷腦筋。土地能承包經營,工廠能否也承包經營?1982年11月,堰橋公社黨委決定冒險一試,將承包責任制引入一家服裝廠,沒想到僅僅一個月,這家連續虧損三年的服裝廠就扭虧為盈。堰橋鎮乘勢而進,把“一包三改”推廣到社里的18家企業,帶來的結果是經濟總量翻番、工人收入成倍增長。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消息《堰橋鄉鎮企業全面改革一年見效》并配發評論員文章《把“包”字引向鄉鎮企業》。改革的星星之火,就這樣快速燎原江蘇大地。

        今年是連云港、南通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決定進一步開放連云港、南通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標志著江蘇開放的大門正式開啟。40年間,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從1984年的518.8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82萬億元,增長了240多倍,實現了滄海桑田的人間巨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按旱缴咸痢薄耙话摹薄把睾i_放”的生動實踐表明,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江蘇的今天?;赝l展歷程,無論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開放型經濟的迅猛發展,還是創新型經濟的發展壯大,無論是綜合實力的大提升、城鄉面貌的大改變,還是人民生活的大改善,江蘇每一次“鳳凰涅槃”、每一次“華麗轉身”,無不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強力推動??梢哉f,如果沒有改革,這一切難以想象;如果沒有開放,這一切同樣難以想象。

        新時代,新期待;新征程,新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親臨江蘇考察,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賦予江蘇“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期望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從“三項重點任務”到“五個邁上新臺階”,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從“四個走在前列”到“四個新”,習近平總書記每次對江蘇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幾乎必談改革開放。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明確強調“要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江蘇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新起點新征程,我們面臨的環境、任務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但改革開放之于江蘇發展的關鍵作用沒有改變。改革的力度有多大,發展的步子就能邁多大;開放的水平有多高,發展的動力就能有多強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增強行動自覺,這,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首先破解的關鍵問題。

        有人說,新聞有腳,走得快;新聞能飛,有翅膀?!妒∥瘯?、省長共同擔任主任,江蘇省委兩個新機構亮相》《江蘇省市兩級數據局局長全部到任》……前些天,這兩則消息甫一發出,立即刷屏朋友圈?!皟蓷l帶翅膀的消息”,反映的是網友對江蘇關注度之高,折射的是江蘇落實中央精神、推進機構改革速度之快、成效之實。

        機構改革是江蘇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縮影。中央有要求、江蘇有行動、落實見成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江蘇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系統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不見面審批”等改革品牌享譽全國,經濟大省扛起了“改革擔當”。

        “一次不跑”跑出江蘇改革力度。這是江蘇的高光一刻:2023年3月30日9點55分,南京市民張康領到我省第1000萬本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標志著江蘇成為全國首個個體工商戶在冊數突破千萬的省份。經營主體快速增長、市場活力奔騰澎湃,彰顯的是高效的政務服務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江蘇實施“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交易登記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50個工作日內完成”的“3550”改革,推出“一次不跑、事情辦好”的“不見面審批”服務,推進將開辦企業所需的工商稅務登記等7個環節壓縮為線上一次辦理的“一件事”改革,推行經營主體足不出戶就能辦理設立、變更、注銷、歇業的“全生命周期”登記注冊業務;大力推進簡政放權,2013年至2020年,全省取消、下放、調整行政權力事項1048項,2020年將273項省級管理事項精準賦予江蘇自貿試驗區。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實施,極大地優化了營商環境,激活了市場活力,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由2013年底的525.8萬戶增長到目前的1462.2萬戶,10年間增長了1.78倍。

        科技“試驗田”試出江蘇改革濃度。2023年,江蘇艾瑋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實現使用人體器官芯片數據研發新藥并成功獲批。研發用了10年,轉化僅用3年,“人體器官芯片”從“書柜”到“貨柜”的轉變,得益于江蘇一系列科技體制改革的新舉措。201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開辟“產業技術研究院”這塊“試驗田”,在新型研發機構運行、科技產業對接、提升科研人員收益等方面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后推出“項目經理”“撥投結合”“合同科研”等舉措,累計吸引400多位領軍科學家成為“項目經理”,建設專業研究所80多家,衍生孵化1400多家科技型企業,被中財辦列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新時代以來,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所在省份,江蘇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強政策和制度供給,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加快成果轉化,以極高的“改革濃度”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支撐。去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2%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9.9%,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1萬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以上,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

        “看好江蘇”看出江蘇改革深度。今年5月16日,國際咖啡品鑒者協會授予昆山“國際咖啡產業之都”稱號。星巴克、路易達孚、瑞幸等頭部企業紛紛聚集,全國約六成的生豆進口量和生豆烘焙量出自這里。不產咖啡的昆山喜提“咖啡之都”,是外資外企“看好江蘇”的生動注腳,是“深度改革”帶來“深度效應”的具體體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部門管市場、一個平臺管信用、一張網絡管服務,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改革試點開展后,全力打造國際化創新驅動五大示范平臺,30年來累計吸引外資項目5000余個、實際利用外資超400億美元;自2019年8月掛牌成立至2023年,江蘇自貿試驗區共總結形成300余項制度創新經驗案例,其中25項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137項在省內復制推廣;出臺《江蘇省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條例》,落實準入后國民待遇,依法對所有經營主體一視同仁、平等保護,讓外資外企“不見外”……2023年,江蘇外貿進出口總額5.25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規模持續保持全國首位,“新三樣”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一。

        “民生賬本”丈量江蘇改革溫度。為妥善解決失能老人護理問題,我省自2017年起在蘇州推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截至今年4月,蘇州市1142萬參保職工和居民全部納入“長護險”參保范圍,全市享受“長護險”待遇人數累計11萬人。去年,我省將“長護險”制度作為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進行全面推廣。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從全面推廣“長護險”到積極推行“公租房貨幣化”,從建立“村級醫療互助”救助制度到創新“醫養融合管理服務新模式”,從落實“雙減”政策到深化考試招生改革,從推進“垃圾分類”到打造“農家書屋”,近年來,江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深化民生改革,讓百姓充分享受發展的成果。2023年,我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6.32萬元和3.05萬元,增長5%和7%,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07∶1。透過“民生賬本”可以看到,改革的“溫度”提升了發展的“力度”,改革的含金量化作了群眾的獲得感。

        “政策計算器”算出江蘇改革精度?!敖o企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將近5000條,因為對政策不太了解,企業往往不會用、用不足?!睘榛膺@個問題,蘇州市創新推出惠企“政策計算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實現企業對優惠政策的“一鍵可知”?!罢哂嬎闫鳌笔墙K以精細化思維抓改革、以問題導向提升改革精度的縮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江蘇圍繞中央部署科學謀篇布局,聚焦重點領域加強改革系統集成,著眼先行先試開展改革試點示范,以制度創新狠抓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提升改革精準性針對性實效性,啃下了一批難啃的硬骨頭,攻克了許多重大改革難題,全省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人民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顯著提升。

        縣級集成改革試點集出江蘇改革厚度、向工業類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動刀”動出江蘇改革銳度、以三項試點喚醒“沉睡集體土地資產”喚出江蘇改革寬度、探索黨員領導干部任前政治體檢探出江蘇改革高度……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體制機制,從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堵點卡點到擴大制度型開放,從深化農村改革到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江蘇探索有聲有色,江蘇改革可圈可點,江蘇成績有目共睹。2023年,全省GDP總量達到12.82萬億元,“萬億之城”達到5座,“千億縣”達到21個,改革開放激發了江蘇發展的潛力活力。

        蘇州城東,金雞湖畔。高聳入云的新地標“東方之門”,見證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滄桑巨變。每天,成千上萬的年輕人來到這里參觀打卡。穿越“東方之門”,人們看到,是改革開放讓這里從“茭白田”變成了“新地標”。

        哈薩克斯坦當地時間7月4日下午,“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正在舉行,世界局勢發展及應對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叭祟愇拿髟诖蟛角斑M的同時,不安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明顯增加。應對好這一變局,關鍵要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绷暯街飨闹匾v話極為深刻,極具指導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主動識變、積極應變、創新求變的“關鍵一招”。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這是黨中央堅定不移的戰略布局,是應對世界百年變局的科學方略,也是順應時代和人民呼喚的現實之策。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深刻認識發展大勢,在守正創新中砥礪前行,在攻堅克難中越溝邁壑,是我們必須深度考量的“改革之思”。

        瞰全球。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世界動蕩變革呈現新的特點,人類社會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從中長期看,全球經濟增速下行并步入中低速增長軌道,短期內難以有較大的改變。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面對前進道路上的矛盾和挑戰,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為全球發展注入正能量。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望全國。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激發了人們以奮斗贏得美好生活的斗志。與此同時,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我國經濟盡管持續回升向好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躲不開、繞不過的深層次矛盾。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我們面前有一張長長的“成績清單”,也有一張長長的“問題清單”和“任務清單”。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只有義無反顧、一如既往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從成功走向成功、從勝利走向勝利。

        觀江蘇。作為東部發達地區,江蘇以占全國1%的陸域面積、6%的人口,創造了10%以上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發展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前沿,江蘇在“不見面審批”、“放管服”改革、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等方面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與經驗。但也要看到,江蘇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相關矛盾和問題也自然會在江蘇比較早地遇到。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改革進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只能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面對“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期望,面對“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區域競合形勢,面對百姓的熱切期待,必須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強勁動能。

        多彩的畫卷在砥礪奮斗中次第鋪展,時代的華章在賡續前行中不斷書寫?;赝^去,如果說江蘇善于抓機遇,那么江蘇抓住的最大機遇就是改革開放;展望未來,如果說江蘇需要破解挑戰,那么破解挑戰的根本途徑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這是最具遠見的戰略考量,也是最為明智的路徑抉擇。

        水,是江蘇最鮮明的符號。水,川流不息,孕育了江蘇人永不止步、勇往直前的人生態度;水,靈動清麗,滋養了江蘇人精明強干、機智敏銳的精神特質;水,百折不回,磨礪了江蘇人堅韌頑強、踏實扎實的作風品質。

        流水無盡期,改革不止步。改革之路從無坦途,但除了改革別無他途。從歷史深處奔涌而來,向民族復興澎湃而去,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激情永葆、境界常新。新征程上,我們既要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把改革發展穩定統一起來,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江蘇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推動改革開放行穩致遠,必須明確時代主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同樣是改革開放,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要實現的目標。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續篇,也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新的時代方位,標注新的改革起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緊扣的時代主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節奏如何把握,怎樣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這些有關改革的重大謀劃與措施,都要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題保持一致。面向未來,我們要堅定信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不斷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與經驗,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推動改革開放行穩致遠,必須堅持正確航向。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改什么、怎么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仡櫢母镩_放的歷程,我們之所以能從容應對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各種困難和風險,經受住一次又一次嚴峻考驗,“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靠的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面對更多的激流險灘,應對更多的風險挑戰,要讓“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高歌向前,更要靠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面向未來,我們要以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保持戰略定力,堅定改革方向,確保改革開放的航船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推動改革開放行穩致遠,必須把牢價值取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如秉鈞持軸,以一持萬。改革開放之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積極參與,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們黨一開始就將改革開放事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人民就是改革的依歸。改革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堅持“人民至上”的改革價值取向始終不能變。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面對未來,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動改革開放行穩致遠,必須堅持扎實推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決不能“放空炮”,而要真刀真槍干。踏實扎實務實是江蘇干部的鮮明特點。正是靠著“謀事實、干事實、做人實”的良好作風,我們才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成功越過各種激流險灘,闖出了一片天地。改革既要有大潮洶涌的氣勢,也要有靜水深流的穩勁。改革是一場長跑,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不要奢望所有問題朝夕解決,更不能急功近利地一味蠻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目標意識、效果意識,努力做擔當有為的“拓荒?!?、只爭朝夕的“實干家”,踏踏實實、扎扎實實,主動作為、積極有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不斷推動改革開放的航船駛向更加遼闊的深海。

        “神舟”歸來,萬眾歡呼。10天之前,3名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歷經目前我國時間最長的“太空出差”,“巡天”凱旋之后正式與公眾見面?!俺霭l”與“返航”之間,我們向著星辰大海又邁出堅實一步。

        “蛟龍”出海,萬眾期待。40多天前,歷164天、經三大洋、四跨赤道“巡?!被貋淼摹吧詈R惶枴贝钶d“蛟龍”號抵達青島母港,這次“巡?!?,他們將中國結和中國“?!狈胖迷诖笪餮蠛5?。8月10日,“深海一號”船搭載“蛟龍”將再次起航,向著更加廣闊的深藍進軍。

        問天、探海,夢想是最好的導航;尋路、闖路,奮斗是最美的行程?;赝麃砺?,我們一路荊棘一路繁花,以改革開放拓展發展新空間;眺望前路,我們依然要一路探索一路闖蕩,帶著夢想和勇氣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創造新業績。

        循大道,可以至萬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應當堅定一種信念,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弊哌^千山萬水,仍須跋山涉水。只要我們堅定不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信心、凝心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踏踏實實、扎扎實實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穩穩駛向美好的遠方!

        (執筆:劉慶傳 陳立民 楊麗)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