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學習新思想 > 正文
        激活“第一資源”,激發“第一動力”
        —— 三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2024-02-22 08:01: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袁 媛

        省委、省政府剛剛召開的“新春第一會”,深刻指出我省在產才融合方面的不足之處。我省有著豐富的創新人才,如何進一步激發創造活力?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作出回答。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省人才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在產業科技創新方面具有優勢。但人才資源豐富不等同于創造活力旺盛,產業基礎扎實不等同于產業科技領先,從“第一資源”變為“第一動力”,我們還需要找準轉化、激活的“媒介”,讓人才活力充分涌流,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人才支持。

        激活“第一資源”,激發“第一動力”,其“媒介”究竟為何?產業是人才建功、創新激蕩的“主陣地”,發揮人才作用、激發創新活力,要圍繞產才融合謀才、聚才、用才。無論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還是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引領和支撐作用,都要通過產業來實現。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新一輪全球產業競爭已然箭在弦上。從突破“卡脖子”技術,到布局未來產業,再到發展新質生產力,都需要一支龐大的人才隊伍圍繞產業發展多作貢獻。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專注于引進、培養、成就人才,還要通過推動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融合,加速成果產業化,提升創新驅動力。

        切實打通產才融合渠道,推動更多人才向產業一線集聚。人才的培養,總是與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只有找準產才融合的契合點,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智慧與才能,最大程度釋放人才紅利。我們要將人才和產業系統規劃一體推進,形成以產引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的良性格局,實現我省科教人才和產業基礎優勢的同頻共振。一方面,要推動更多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逐步增強學科專業建設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契合度,探索有企業深度參與、緊貼產業創新需求的科技人才培養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強化校地合作,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支持一批有基礎優勢的高校院所帶頭建設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研究院,鼓勵更多有條件的高校踴躍參與其中,找到積極面向市場、無縫對接企業的工科人才培養路徑,進一步放大“科技副總”“產業教授”的雙向奔赴效應。

        激活人才,激發創新,不僅要為人才提供“舞臺”,還要為人才“撐腰”“鼓勁”。人是科研活動的主體,只有以人為本、加大對人才的激勵力度,才能真正激發和釋放科研隊伍的創新活力。對頂尖人才,要給予最高支持,彰顯最大誠意。我省正深入實施“登峰計劃”,加快聚集高端人才和戰略科學家,在引進頂尖人才項目時,應一事一議,對頂尖人才少設甚至不設考核評價硬指標,真正做到打破常規、不拘一格。同時,我們要注重人才階梯建設,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完善人才流動、培養、使用、激勵機制,讓更多人才在產業孕育中萌芽、在機制賦能中生長、在生態滋養中壯大,讓更多創新在成果轉化中實現、在產業一線里涌現、在江蘇大地上發生。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