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首頁 熱點聚焦 學習新思想 視頻講堂 理論文庫 講師團動態 政工職評 專題
        江蘇大講堂 > 理論文庫 > 正文
        在新時代英語教學中講好中國故事
        2025-02-13 16:56: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傅 敏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秉h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通過豐富的形式不斷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力、引領力、生命力。實踐證明,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彰顯中華文化主體性的時代氣韻,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青年學生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更是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推動民族文化守正創新的有生力量。新時代英語教學充分結合實際需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同不同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有機結合,把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中國故事融入英語教學全過程,不僅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新時代中國文化開放包容程度、有力推動國家層面傳播力建設的有效渠道,更是新時代英語教學實現由“結果導向”轉入“過程導向”、由“被動接受”轉向“參與互動”改革目標的必由之路。

        進入新時代,英語教學不能僅滿足于完成向學生傳授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全面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任務,而且還必須有力地擔當起塑造學生語言思維,增強學生文化意識,促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高質量的教學互長落實好實現好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職責。因此,過去英語教學過程中慣用的老師教、學生學,以講解課本知識,練習教材既定的讀寫、聽力、表達技能為主的模式顯然已經落伍,亟待探索出一種能夠同時實現多維教學任務,在有效拓展教學內容基礎上增進課堂智慧的教學新模式。因此,把講好中國故事有機融入英語教學應該盡快付諸教學實踐。

        講好“中國故事”就是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好故事”不僅要展現“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體現“中國審美旨趣”和“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而且還必須“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于其中”。作為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英語是加強中國文化國際交流與傳播、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深度交往的重要媒介。新時代的英語教學在內容、方法、導向等各個方面都必須積極走出過去過分關注英語知識技能本身,相對輕視對學生文化價值引領和文化自信塑造的誤區;在教學內容方面更不能一味“以洋為美”“以洋為尊”,而是要從取自人民現實生活的“中國故事”中汲取鮮活教學素材,以“講好中國故事”“堅定文化自信”為目標導向引領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英語技能,爭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只有這樣才能使新時代的英語教學更接地氣。

        事實上,不論是《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還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都已經將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國文化能力的培養設定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為講好中國故事,將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貫徹到英語教學全過程,進一步緊密英語教學同實際生活和日常交往的聯系提供了更為明確的目標性、方向性引領。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問題是靈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的原則,堅持以問題導向引領中國故事講述。從基于課程標準的問題設置出發,通過師生共同參與講好中國故事,不斷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欲,既有利于他們在綜合語言實踐中潛移默化地牢固掌握知識技能,還有助于實現英語課堂的個性化、差異化、多極化,全面提升主體的情感和思維能力。在這種新的框架下,教師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轉變為集學生學習的規劃者、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學生故事講述的分享者于一身的復合體。對學生而言,將有更多機會通過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展示自我,圍繞英語學習目標分享自己生活中親身體驗到的鮮活故事,進行身臨其境的英語交際。

        二是全面提升教學文本內容的時代性,有力彰顯英語課程的中國元素。新時代英語教學的材料文本應該盡可能凸顯中國發展成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使學習者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一方面,通過師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關于中國故事文本的互動,注入新的學習內容,全面提升學生傳播中華文明,自覺實踐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意識。另一方面,把師生共同講述中國故事引入英語教學,全面拓展英語教學的文本內容,增進英語學習與時代生活之間的有機聯系,著力改變過去英語教學的單向度知識傳授模式,提高課程教學的抬頭率、吸引力。

        三是全面提升中國故事在英語教學中的比重,圍繞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學生跨文化交流溝通能力,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英語教學只注重“教”的過程而忽略“學”的過程,而以中國故事為媒介則有效融合了“教”與“學”的過程。讓學生不再刻板地學習,教師也不再機械地教學,而是在親身參與中國故事聽說讀寫的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積累中外文化素養的機會,在磨礪全方位英語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自身的文化修養。

        新時代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眾多具備高水平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深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力避單一化、機械化傾向,盡可能構筑富于情感交流的教學模式。圍繞“講好中國故事”串聯英語教學各項目標,實現“想講”與“想聽”、“應講”和“能講”有機統一。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編輯:黃慧敏
        因多種原因,本網站轉載、分享、傳播的部分文章尚未能與原作者或來源媒體取得聯系,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或來源媒體聯系我們,以便我們及時刪除。聯系郵箱:jsdjt@jsch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亚洲午夜视频在线_91视频入口

          <form id="919d9"></form>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address id="919d9"></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