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征程上,教育現代化無疑是重中之重,而推動農村教育邁向現代化更是關鍵中的關鍵。其不僅對江蘇教育均衡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還可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夯實根基,為全國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蘇式”經驗。
政策引領與資源優化協同推進
政策引領,繪制宏偉藍圖。自2010年以來,江蘇圍繞農村教育出臺的政策文件多達數十份。其中,《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并強調“優化公共教育資源配置”“經費分配向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再加上教育部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等專項政策的落地,為農村學校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與活力。
資源優化,筑牢發展根基。一是辦學條件顯著改善。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江蘇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實現了翻天覆地的巨變。近十年間,江蘇省在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等項目中,累計投入資金超過 1000億元用于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新建及改擴建校舍面積達數千萬平方米。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配備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室、設備精良的實驗室以及先進的計算機房等,為農村教育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師資隊伍不斷壯大。一方面,持續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每年組織各類教師培訓活動數千場,培訓教師數十萬人次,培訓內容涵蓋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等多個重要方面;另一方面,通過深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吸引了大量優秀人才投身農村教育事業。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統計數據,近年來,到江蘇農村學校任教的優秀人才數量呈現逐年穩步增加的良好態勢,有效緩解了農村教師短缺的問題。
理念更新,激發教育活力。主要體現在:校本課程特色凸顯。眾多農村學校積極探索創新,緊密結合當地獨特的農村資源,開發出了一批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例如,有的學校開設農村手工藝課程,讓學生們在親自動手制作中傳承民間技藝;有的學校開設農業科技課程,使學生深入了解現代農業知識,為未來農村發展儲備堅實人才力量。信息化教學廣泛應用。目前全省超過90%的農村學校實現了網絡全覆蓋,85%的教師能夠熟練運用線上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廣泛普及,打破了時空限制,極大豐富了農村教學資源。不少農村學校通過開設網絡直播課程,顯著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
斐然成績取得的同時也要看到,部分農村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教育觀念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學實踐中,相當一部分教師依舊較為注重知識的單向傳授,未能充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所忽視。鄉村學校教師編制配備存在著結構性短缺的問題。調研顯示,盡管學齡人口有所減少,但仍有57.38%的鄉村學校校長認為,當前本校教師數量難以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尤其是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體育、科學等學科教師最為缺乏。農村教師的個人專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瓶頸。不同區域的農村學校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不平衡態勢。即使在同一地區,農村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分配也不夠均衡。
讓優質公平教育惠及更多學生
更新觀念。一要強化培訓意識。持續加大對農村教師的培訓力度,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通過組織專家講座、專題研討、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引導教師深刻理解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終身教育等理念的內涵,并鼓勵他們將這些理念有機融入日常教學實踐中,真正實現從傳統教育觀念向現代教育觀念的深刻轉變。二要建立激勵機制。要鼓勵農村學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勵機制,對在教育觀念創新和教學實踐改革方面表現突出的教師及時給予表彰和獎勵,并在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改革氛圍。
優化師資。優化招聘調配。根據農村學校實際需求,合理調整教師招聘計劃,在總量控制基礎上實現精準招聘,并優先保障偏遠農村地區學校的教師需求,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努力實現各學科教師配備均衡。同時,針對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各區縣還可基于本地學校學科教師數量的實際狀況,積極推動教師轉崗工作,引導教師從數量相對富余的學科向短缺學科合理流動。拓展發展渠道。為農村教師提供多元化的專業發展渠道。通過開展線上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等,打破時空限制,讓農村教師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的教育教學資源和信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提升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建立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共同成長和進步。
均衡資源。進一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及小規模、偏遠農村學校的扶持力度,在教育經費分配上給予重點傾斜,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區域幫扶機制,通過教學交流、教師培訓、資源共享等方式,幫助薄弱地區和學校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努力縮小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差距。搭建江蘇省農村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整合全省農村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包括課件、教案、試題庫、教學視頻等,促進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作者單位:鹽城師范學院;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江蘇農村學校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研究”〈2023SJZD032〉階段成果之一)